紫錐花有副作用嗎?

對於多數人來說,依照建議適當使用紫錐花是非常安全的,但曾被報導的副作用包括:腸胃不適,發燒,噁心,舌頭麻木,頭暈,失眠,關節和肌肉疼痛,
嘔吐,腹瀉,喉嚨痛,口乾舌燥

安全注意事項(6點使用禁忌)
1. 曾對菊科植物(豚草、菊花、金盞花或雛菊)過敏,以及患有氣喘或過敏症的族群請小心,使用紫錐花可能誘發過敏反應,症狀從較輕的皮疹到全身性過敏反應都有可能

2. 以下症狀請勿使用(因相關安全性未知),如:肺結核、HIV帶原或愛滋病、糖尿病、結締組織疾病、多發性硬化症、白血病、(血癌)及任何自身免疫性疾病

3. 孕婦、哺乳媽媽、12歲以下兒童及肝腎功能不佳者勿用(因相關安全性未知)

4. 服用免疫抑制劑者勿用(因可能影響藥物效力)

5. 勿與含咖啡因飲品或相關製劑合併使用,因紫錐花(紫錐菊)可能減慢咖啡因代謝速度,提升與咖啡因過量有關的副作用,如顫抖(jitteriness)、頭痛、心跳加快

6. 勿與需經cytochrome p450酵素代謝的藥物併用,可能引響藥物效力或引發不良反應,常見藥物如洛伐他汀(lovastatin)、克拉黴素(clarithromycin)、環孢黴素(cyclosporine)、鈣離子拮抗劑(diltiazem)、雌激素茚地那韋(indinavir)、三唑侖(triazolam)、氯氮平(clozapine)、環苯紮林(cyclobenzaprine)、氟伏沙明(fluvoxamine)、氟呱啶醇(haloperidol)、抗抑鬱劑(imipramine)、抗心律失常藥物(mexiletine)、奧氮平(olanzapine)、鎮痛藥(pentazocine)、心得安(propranolol)、老年癡呆症藥物(tacrine)、茶鹼(theophylline)、佐米曲坦(zolmitriptan)...等

紫錐菊的最佳使用時機
紫錐花能在短時間內提升免疫力,增加人體抗病毒能力,因此不像一般保健食品需要長期服用,而是要在"必要的情況下"使用,而所謂必要的情況分為以下兩種

出現頭痛、鼻塞、流鼻水、喉嚨痛等感冒症狀時

身處可能感染的環境(例如公共場所或接觸到感冒患者)

因為所有的臨床報告都指出,紫錐花能在感冒初期發揮較大的復原效果,但如果拖太久,造成感染症狀非常嚴重,效果就不明顯了

紫錐花的建議劑量

一般來說,在感冒初期,每日需服用3次,每次劑量為:錠劑 300 mg、滴劑則為2到3毫升,一般感冒大約只需連續服用5至7天,若已連續服用超過2週,請最少停止一周再續服,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比維生素c更有效的天然感冒藥!感冒終結者:紫錐花

季節轉換,天氣忽冷忽熱,稍不注意感冒就很容易趁虛而入,維生素C是眾所皆知的感冒小尖兵。但是你知道嗎?歐美國家最流行的家庭必備天然感冒藥不是維生素C,而是你可能很陌生的「紫錐花」!

居家必備良品!提升保護力天然特效藥

紫錐花又名紫錐菊,是一種菊科的草本開花植物,主要分布於北美及歐洲,是當地家喻戶曉的保健草本植物,許多人家都會在庭院種植紫錐花,作為季節交替時,提升保護力的天然特效藥。

在歐洲藥典、世界衛生組織及德國藥典皆有記載到紫椎花的使用治療功效,目前在全球市面上有超過 800 種產品都含有紫錐花成分。紫錐花屬(Echinacea)有九個種別,其中 E. purpurea、E. angusifolia及 E. pallida等三個種類的藥用活性被研究的較為透徹,也是最常用來製成保健食品的品種。[1]

紫錐花全株都可做為藥用,其中酚酸、多醣體和烷醯胺是紫錐花中的重要機能性成分,具有很強的免疫興奮作用,能刺激我們的免疫系統,增強白血球的吞噬作用與淋巴細胞的活性,抵抗感冒病毒的入侵。

人體臨床證實 紫錐花有效對抗感冒

一篇文獻彙整了14項獨立研究,評估紫錐菊(紫錐花)對感冒發病率和持續時間的影響。統計發現,紫錐花可將感冒發生的機率降低58%,其中一項研究還發現,若與維生素C搭配服用,更能降低86%的感冒機率。

除了降低感冒發生機率,研究統計還發現,紫錐花能將感冒持續天數減少1.4天,證實紫錐花對預防感冒與縮短感冒病程有正面的幫助。[2]

另一項臨床研究找來80名剛出現感冒症狀的成年人,將他們分成兩組,分別給予食用5ml新鮮紫錐花汁或安慰劑,每天兩次,為期十天。結果發現,使用紫錐花的組別,感冒症狀僅持續6天,而安慰劑組的感冒症狀則持續了9天(取中位數),證明紫錐花能有效緩解感冒症狀,是對抗感冒的天然良藥。[3]

紫錐花迅速提升免疫力 最佳補充時機別錯過

紫錐花能在服用後快速刺激免疫系統的作用,在短時間內迅速提升免疫力,所以當出現流鼻水、鼻塞、頭痛、喉嚨痛等感冒症狀時,就可以立即補充紫錐菊,能在感冒初期發揮最大的復原效果。

另外,如果身邊有人感冒,或是要到學校、醫院等人多或容易接觸到感冒患者的公共場所時,也可以補充紫錐花,增強身體對抗外來病毒的能力。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紫錐花能在短時間提升身體的免疫反應,但建議一段時間後就要暫時停止補充,就像軍隊每天出操打仗,也需要適當的休息。建議若要補充紫錐花,不需每天長期食用,可以選擇在季節交替時、需短期補充保護力時做為輔助的營養。

參考文獻資料:
1. 陳裕星,蔡宜峰,陳鐶斌。紫錐花栽培與功效成分簡介。 農政與農情,102年1月(第247期)。From: https://www.coa.gov.tw/ws.php?id=2446816
2. Shah SA et al., Evaluation of echinacea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the common cold: a meta-analysis.Lancet Infect Dis. 2007 Jul;7(7):473-80. [文獻連結]
3. Schulten B et al., Efficacy of Echinacea purpurea in patients with a common cold. A placebo-controlled, randomised, double-blind clinical trial. Arzneimittelforschung. 2001;51(7):563-8.[文獻連結]

紫錐花栽培與功效成分簡介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陳裕星.蔡宜峰.陳鐶斌

一 . 認識紫錐花

紫錐花又名紫錐菊、松果菊,英文名稱為 Purple coneflower ,是歐洲和北美洲家喻戶曉的保健植物之一, 原生地在北美地區,屬於菊科紫錐菊屬( Echinacea spp. )之多年生草本植物。本屬植物計有九個種( species ),其中 E. purpurea ( Li. ) Moench 、 E. angusifolia D.C. 及 E. pallida Nutt. 等三個種類的藥用成分活性被研究的較為透澈,另外六個種的利用並不普遍。本文以下內容將以紫錐菊(圖 1 )代表 E. purpurea ,以狹葉紫錐菊代表 E. angusifolia D.C. ,及以白花紫錐菊(圖 2 )代表 E. pallida Nutt. ,紫錐花則泛稱以上三種常用於保健用途的紫錐菊屬植物。

紫錐菊的地理分布相當廣泛,北從溫帶加拿大的薩克屯郡到美國亞熱帶的路易安納州都是其原生地,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臺中場)民國 89 年引進紫錐花,於彰化大村臺中場及埔里分場栽培, 發現紫錐菊頗適合臺灣的氣候與土壤環境,生育良好,平地如於早春育苗移植田間,在五月即可開花,花期可延續 2 個月,可以作為誘蝶及美化景觀的作物(圖 3 )。

狹葉紫錐和白花紫錐的分布則主要侷限在溫帶地區,在臺灣試種的結果則發現在平地栽培時,難度過臺灣夏季的高溫。

二 . 紫錐花的栽培與收穫

(一)種子繁殖與育苗

紫錐菊可用種子、根冠分株或根部繁殖,商業化栽培以種子繁殖最為簡單易行,也是目前最普遍運用的繁殖方法,惟紫錐菊為異花授粉作物,且種子在花器上的成熟期相當不一致,會影響種子的發芽率與發芽整齊度。同時,不同種之間,亦有差異。種子於播種前經層積處理( stratification )或滲調處理( priming ),能改善種子的發芽率及整齊度。在溫室內育苗再移植田間,是商業栽培常用的方法,有時亦可行田間直播方式,惟萌芽整齊度極差。 E. purpurea 的種子重量約 257,000 粒 / 公斤, E. angustifolia 約為 319,000 粒 / 公斤, 種子的千粒重介於 2.5-5 g 之間,充實之種子千粒重高於 4.0 g 。

臺中場試種紫錐菊已可從栽植的紫錐菊收獲種子,發現種子的收穫期對種子的發芽率影響很大,因紫錐菊的種子從花的外圍向中心逐步成熟,如過早採收,則中心部種子的胚發育未完成,影響種子發芽率及整齊度至鉅。收獲期以種子生理成熟期最佳,即花器完全成熟植株乾枯之前為收獲適期。種子播種前先行風選,去除充實不良的種子,可獲 70-80% 的發芽率。 於苗圃育苗後可用臺中場自行研發的蔬菜移植機進行移植作業。

(二)紫錐菊的 栽培管理

紫錐菊是耐旱、耐寒的植物,在北美原生地冬季低溫下,葉片自然枯萎,根莖在地面下成休眠狀態。臺灣因為低溫不若溫帶地區明顯,葉片雖會陸續老化,但也有葉片維持鮮綠繼續進行光合作用。然而入冬後老化的葉片較容易感染病害,經常可以發現白粉病危害,需要移除罹病葉片。

紫錐花喜好排水良好的石灰質土壤,在北美原生地的土壤酸鹼值介於 6-8 之間,狹葉紫錐的自然生長區土壤通常含有豐富的石灰質。德國的專業紫錐菊栽培農戶在栽培過程通常會分次施用氮肥約每公頃 100-200 公斤,在定植時則施用 100 公斤磷肥與最多 250 公斤的鉀肥,依照臺中場肥料試驗後植體分析結果顯示,採收期紫錐菊植株中 氮:磷:鉀:鈣:鎂等要素吸收量比例約為 6 : 1 : 12 : 4 : 2 ,可見鉀肥相當的重要 。

在美國,紫錐花以單行栽培,行距 30-40 公分,株距 30 公分,栽培密度為每平方公尺 8-11 株,紐西蘭的研究則建議每平方公尺 25 株的高密度栽培可以獲得最大產量,後者的密植方式如在臺灣實施,容易因通風不良及高溫發生病蟲害,因此並不建議。臺中場的研究則建議採高畦栽培以利排水,每畦種植兩列品字型栽培,植株間距 45 公分,每分地約種植 4,000 株。

要達到理想的收穫量必須注意雜草防除,種子直播的另一個缺點就是種子發芽期長,不易與雜草競爭,在臺灣尚未有研究探討何種殺草劑可應用於紫錐花,如果不擬採用化學藥劑防除,抑草蓆的使用可以節省相當可觀的雜草防除工作,對未來的採收清洗作業也會很有幫助。

(三)收穫

在溫帶地區入秋後日長明顯變短,溫度下降,植株葉片也開始轉色凋萎,因此紫錐花多於秋天收穫。臺灣的天氣雖然不若溫帶地區寒冷,但是紫錐花於秋冬也會陸續進入休眠狀態停止生長,葉片開始老化,此時葉片也更容易罹病而影響品質,因此要及時採收。採收地上部時,莖葉切到地面上約 5 公分處,之後葉片切碎到 5-10 公分大小,徹底清洗乾淨。紫錐花的根系以鬚根為主,較難處理,栽培前要選擇黏土粒子少的地區栽培,否則會帶來後續處理的困擾,根系大約占植株總重的 30-35% 。清洗前地上部殘餘的莖段盡量去掉,根切碎後徹底洗淨,再以 40-45 ℃ 溫度烘乾。 臺中場已累積超過 10 年的紫錐菊栽培管理經驗,這段期間紫錐菊在臺灣生長情形相當良好,雖然是有潛力的一種作物,但是農民在確認主要買主及其需求之前,切勿大規模種植。

(四)影響紫錐花品質的因素

紫錐花因為品種差異與栽培季節的不同,其中的活性成分可能有極大的差異,例如指標成分菊苣酸的含量以紫錐菊最高,達 2.0-2.68% ,但是狹葉紫錐菊和白花紫錐菊僅含 0.02-0.49% 。另一種活性成分烷醯胺,在相同植株的不同部位也差異頗大,通常以種子的種皮最高,其次為根、莖、筒狀花、葉片和舌狀花。改良品種可以達到提升活性成分含量的目的,例如國外文獻報導,紫錐菊選育品種 ”Sorgogo” 的菊苣酸和烷醯胺比未選育之前分別提升了 50% 與 100% 。

另外影響紫錐菊品質最重要的因素莫過於病蟲害,病蟲害也會影響到活性成分的含量,例如根腐病、黴漿病( mycoplasma )都會減少菊苣酸含量達 50% 以上。如果紫錐菊罹患根腐病而未發覺,不僅會影響周遭健康的植株,加工萃取之後也會影響到萃取液的安定性和風味,因此在材料收穫時即須嚴加控管。由於紫錐菊的主訴求在於其保健功效,消費者多會希望所購買到的產品具有有機驗證,有機栽培的紫錐菊因此價格也比慣行法栽培者為高,然而相對的在生產上也有風險,必須妥善的運用生物防治資材,特別是土壤連作時的根部障礙與土壤病害問題要特別留意加以排除。

三 . 紫錐花的機能性成分和功效

紫錐花在歐美有長遠的使用歷史, 德國在 1950 年代展開對紫錐花化學成分廣泛的研究,很多植物化學成分都是首度從紫錐花的萃取物中分離純化而得,是極少數經過實驗證實可以調節免疫力的植物,目前在全球市面上有超過 800 種產品含有紫錐花成分。

紫錐花具有機能性的成分包括酚酸、多醣體、烷醯胺、聚乙烯、醣蛋白等,其中酚酸、多醣體和烷醯胺是研究的重點,和調節免疫系統有很大的關聯性。酚酸類主要以咖啡酸衍生物為主,其中包括卡夫塔酸( caftaric acid )、菊苣酸( Cichoric acid )、綠櫞酸( Chlorogenic acid )及紫錐菊苷( Echinacoside )等,是類型相近的咖啡酸衍生物( Caffeic acid derivatives )如圖 4A~C 所示。

在紫錐花植株中,酚酸的含量相當高,經過育種選拔後,在葉片中的總酚酸含量可以到達乾重的 5% 以上。過去研究證實,酚酸具有多重的生物活性,包括抗發炎、防止血栓形成、抑制腫瘤增生、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等,醫學界也發現增加酚酸的攝取量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併發及各種癌症的形成。

在紫錐花中,酚酸成分以菊苣酸為主,近年來的研究發現,在流感病毒的細胞模式研究中,紫錐花的酚酸 可以結合流感病毒,抑制病毒進入細胞繁殖,達到預防病毒增殖複製的效果,以 HIV 病毒感染 Hela37 細胞株的研究也顯示了同樣的效果。除此之外,菊苣酸 對 巨噬細胞 RAW 264.7 細胞株也有抑制 iNOS 蛋白質表現的效果,可減少細胞產生一氧化氮( NO )以及減少後續的發炎反應。另一方面,菊苣酸也具有促進細胞分泌介白素 IL-4 和 IL-10 功能,可活化精胺酸酶和鳥胺酸酶,促進組織新生。

從紫錐花也分離出相當多種的多醣體,這些多醣體的類型包括 rhamnogalacturonan ( RG-1 )、 arabinogalatan ( AG )、 glucuronoarabinoxylan 、以及果膠型多醣體( pectin-like polysaccharides )等,不同的部位如莖、葉片、榨汁中含有不同類型的多醣,被認為可以直接作用在免疫系統上。在一項逢機雙盲的人體試驗中曾顯示,服用由紫錐花分離純化的 a rabinogalactan 可以提高血液中補體破壞素( complement properdin ),效果優於由落葉松所萃取的同類型多醣體 。並且服用紫錐花產品的試驗者在健康調查量表( SF-36 )中,其健康狀況與活力優於對照的安慰劑組。

近年來大多的研究則關注在 紫錐菊產品中的烷醯氨類( alkylamides, alkamides )成分,烷醯胺被發現可以結合活化人類細胞上的 CB2 受體( cannabinoid receptors ), CB2 受體廣泛表現在免疫系統和造血細胞,特別是脾臟和扁桃腺中的組織細胞上遍布 CB2 受體。脾臟是免疫系統的重要防線,含有 B 細胞、 T 細胞、樹突細胞、巨噬細胞及殺手細胞等,可以過濾血液中抗原,產生抗體,這樣的發現和傳統觀點認為紫錐菊可以提升免疫力的名聲不謀而合。

我國中研院學者在 2008 年也發表了一篇相當重要的研究報告,研究中使用紫錐菊正丁醇萃取物作用在人類未成熟的樹突細胞( human immature dendritic cells, iDCs ) ,並以基因晶片分析細胞基因表現的情形。樹突細胞是免疫系統中最重要的抗原呈現細胞,在先天性免疫與適應性免疫中佔重要角色,當施用紫錐菊的正丁醇萃取物 4 小時之後,樹突細胞產生特異基因表現包括細胞激素 cytokines ( IL-8, IL-1βand IL-18 )以及化學激素 chemokines ( CXCL 2, CCL 5and CCL 2 ),施用菊苣酸也會提升樹突細胞中抗氧化還原酵素的表現,以及改變樹突細胞的細胞骨架,後者和樹突細胞的移動、抗原呈現有關連性。這篇研究報告在發表後短短半年就被下載超過 1,500 次,在歐美也引起廣大迴響,紛紛邀請中研院學者前往演講。

四 . 紫錐花產品在人體試驗的結果

紫錐花產品因為在歐美已經風行一百多年,是少數具有功效且安全性高的藥用植物,也累積非常豐富的人體試驗資料。在一個大型分析中, Melchart ( 1994 )等人分析了 18 組有試驗控制的紫錐花免疫調節( immunomodulatory )的臨床試驗,在 18 個逢機試驗組內,有 16 組證實具有正向效果,顯示含有紫錐花萃取物的產品在臨床上確實具有正向的免疫調節效果。

不僅是萃取物製成的錠劑或萃取液才有效果,紫錐菊以茶袋沖泡方式對於減緩感冒症狀可能也有效。 Lindenmuth 等曾進行大規模的試驗,探討紫錐菊茶飲對改善感冒症狀的效果,該臨床試驗以逢機雙盲方式進行針對 95 個個體,試驗項目包括喉嚨癢、流鼻水、發燒、出現感冒症狀的時間長短,實驗結果顯示不論在感冒症狀的嚴重程度,或是感冒天數,飲用紫錐花茶的組別都顯著的改善。

澳洲學者在 2011 年也進行了一項有趣的研究,探討在長途旅行之前服用紫錐花錠劑對於預防上呼吸道感染症狀,這個試驗調查 175 位從澳洲飛到美洲、歐洲及非洲的旅客,以逢機、雙盲、安慰劑為控制組的試驗中,旅客在搭機前或同時先服用紫錐花錠劑或安慰劑,之後調查受測旅客上呼吸道感染情形或不適症狀,結果顯示事先服用紫錐花錠劑具有預防上呼吸道感染的功效,此研究處理差異的顯著性分析恰巧為邊界值( P=0.05 )。

由於紫錐花產品種類非常多元化,包括液體類型如萃取劑、茶飲等,以及固體的膠囊、錠劑類型,大多數學者都同意液體劑型,不論是以酒精或茶的方式較有利於最大的吸收, Woelkart 等以人體臨床實驗證實,給予受測者相同劑量的酊劑或是錠劑,酊劑的吸收較為快速且完整,錠劑因為在消化道中崩解速度較慢,因此在血液中活性成分出現高峰較慢,但整體的吸收模式與效果在錠劑與液劑大致相同 。

五 . 結語

在歐洲和北美,紫錐花的萃取物被政府認可適用於多種症狀,包括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尿道感染、促進傷口癒合等。在歐美可以購買到的產品種類包括紫錐茶、膠囊、錠劑、酊劑、噴劑等,純粹紫錐花產品的訴求主要為抗感冒、提升免疫力等,許多家庭常用品如牙膏、洗手乳、清潔抗菌液、外傷藥膏中也會添加紫錐花的成分。 從紫錐花純化物質作用在細胞與動物試驗的研究,證實了紫錐花中的菊苣酸、多醣體以及烷醯胺,可以在不同層次巧妙的協調免疫系統的作用,針對免疫系統中的巨噬細胞、樹突細胞等,可以促進吞噬作用、抗原呈現功能、提升細胞激素分泌,調降發炎因子生成、提高殺手細胞的數量與活性等。由於 紫錐花在歐美家庭已經相當普遍使用,因此衛生署於 2009 年核准紫錐花為「可供食品使用原料」,每日建議之食用限量為紫錐花萃取物 900 mg 。

一般建議紫錐花產品應間歇性的服用,以達到提升免疫力的功效,而非持續的服用刺激免疫系統。要特別注意的是,有 自動免疫失調者、狼瘡症、連結組織失調、膠原纖維症、結核病等則不宜服用,紫錐花所含成分可能和上述病症的用藥產生拮抗作用,同時孕婦及一歲以下孩童禁止服用。最後必須注意的是紫錐花不能取代必須治療之藥物。因此,本文中之資料不鼓勵做為疾病發生之參考依據。若有相關之疾病發生,應先找尋醫療諮詢後,遵照醫生指示使用。

圖1 紫錐菊(Echinacea purpurea)

圖 1 紫錐菊( Echinacea purpurea 

圖 2 白花紫錐菊( E. pallida )

圖 2 白花紫錐菊( E. pallida 

圖 3 紫錐菊在田間盛開的情形

圖 3 紫錐菊在田間盛開的情形

A Chlorogenic acid 綠櫞酸

A. Chlorogenic acid 綠櫞酸

B. Cichoric acid 菊苣酸

B. Cichoric acid 菊苣酸

C. Echinacoside 紫錐菊苷

C. Echinacoside 紫錐菊苷

D. Dodeca-2 E ,4 E ,8 Z ,10 Z -tetraenoic acid isobutylamide

 

D. Dodeca-2 E ,4 E ,8 Z ,10 Z -tetraenoic acid isobutylamide

 

圖 4 紫錐菊中主要的活性成分,其中綠 櫞 酸、菊苣酸( cichoric acid )與紫錐菊苷( echinacoside )為酚類化合物,烷醯氨類化合物已發現超過 20 種,圖 D 為其中一種紫錐菊中主要烷醯氨成分的結構式

夏末初秋氣候多變化 預防感冒有撇步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田柏升報導】

夏天漸漸離開,初秋涼意悄悄來,換季氣候多變化,很容易讓人一不小心就感冒了,一年四季更是流感不斷;尤其是小孩,一旦感冒,不只是孩子受苦,大人更是擔心害怕,若是碰上流感大傳染,可就麻煩了。其實,感冒是有徵兆,若是能事先予以防範,就能避免;甚至是在出現感冒先兆時,就制伏感冒,就能避免嚴重病況!而在傳統中醫裡,就有中藥可以因應。

李深浦醫師指出,若發育中的孩童常常感冒,就表示體質不好,人的免疫系統即是中醫所謂的氣場,為何有的人無法適應外界變化,只要天氣變冷,就過敏打噴嚏,其實就是身體裡面的氣不足,人身體裡面有氣場,五臟六腑都有其功能,過敏除了調整肝之外,也要調整肺與氣。

發展植物新藥 台灣的機會與難關在哪裡?

【蔣士棋╱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開發新藥的方式,除了傳統的化學小分子藥物、當紅的蛋白質大分子藥物,也可以從天然植物中萃取有效成分。不過,因為植物新藥的成分複雜,原料品質又掌控不易,能成功達到上市目標的案例少之又少,但對農耕技術成熟、農業又急欲往高經濟作物發展的台灣來說,作為植物新藥的原料基地,確實是農業未來可行的方向。

只要有朋友前往德國旅遊,百靈油往往是這趟旅途最受歡迎的伴手禮。只要出現頭暈、頭痛、蚊蟲叮咬,甚至腸胃不適,都可以使用百靈油來緩解症狀。不過,百靈油的主要成分並非什麼了不起的化學物質,而是在人類社會中,已經被使用超過千年的藥草:胡椒薄荷。其他常見的藥草,還包括可用於解毒、加強免疫的紫錐花,以及東方社會熟悉的薑黃、薏仁……等。

不過,可別把這些藥草跟傳統的中草藥劃上等號。「它們在成份組成、功效驗證上都不一樣,」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七所所長孫智麗指出,中草藥是指依據固有習慣使用、並經主管機關選定公告的傳統中藥配方調製而成的方劑,但若是以這些藥品複方、植物、真菌、藻類為基礎而來的新成份,或是用於新療效、新用途的製劑,就被稱作植物新藥。

人類使用植物入藥,已有千年以上歷史

舉例來說,台灣常見的中藥材黃耆,在中醫學上有補氣的功效,可以增進人體的抵抗力,提升消化功能,因此許多藥方當中都可以看見黃耆。不過,懷特生技將黃耆中的多醣體成分分離、純化,製作成用於緩解癌末病人重度疲勞症狀的藥物。這件名為懷特血寶的藥物,已經通過新藥上市的三期臨床試驗,獲得上市銷售許可。

圖1:懷特生技利用黃耆萃取物開發的懷特血寶,是台灣第一項植物新藥 (資料來源:懷...
圖1:懷特生技利用黃耆萃取物開發的懷特血寶,是台灣第一項植物新藥 (資料來源:懷特生技)

「植物新藥的主管機關是食藥署(TFDA),不是中藥的中醫藥司,」就法規來看,孫智麗補充,台灣對中、西醫用藥的管理制度與上市要求都不同,而植物新藥屬於西醫領域,自然也得跟其他化學藥物一樣,完成新藥查驗程序。不過,能夠成功通過新藥上市流程的植物新藥並不多。以台灣來說,除了懷特血寶之外,另一件成功上市的植物新藥為中天生技的貧血、經期不適症狀藥物賀必容;就算再加上由中醫藥司所管理、將中醫藥典籍中的藥方應用在新適應症的「中藥新藥」,總共也才四項藥物。

明明中、西方都有使用植物入藥的悠久歷史,為什麼成功上市的案例那麼少?孫智麗指出,因為在藥物成分的有效性、產品的一致性上常常遇到考驗。「化學藥物的成分單一,而且可以在實驗室中生產,原料跟產品的品質都可以控制,但植物藥常常是混合物,可能會有多於一項成分產生作用,難以確認個別成分的安全性與有效性,」她補充,植物新藥的原料是來自於自然環境中種植的藥用植物,只要種植條件如土壤、灌溉有些微不同,都會使最終產品品質相異,甚至同一個農場中不同批次的作物,藥效也會有所差異。

原料品質差異大,是植物新藥發展瓶頸

因此,在面對植物新藥時,世界各國的藥政機關,無不以高標準嚴格檢視。以美國FDA為例,農委會台中區農業改良場副研究員陳裕星指出,在臨床試驗的每個階段,業者都必須提供藥用物質在田間生產的穩定性資料,意即在臨床試驗的初期,業者就必須提前為日後的生產品質管控做好準備。「依據FDA的植物新藥開發指引,他們建議使用固定品種、在固定的區域和季節進行栽種和收穫;遵循優良農業操作規範,並且確認每批原料有一致的主要成份,」陳裕星說。

為了確保藥用植物的品質穩定,包括歐盟、美國、中國大陸都制定了相關管理辦法;其中歐盟在1998年建立的優良農業種植與採收規範準則(GACP),已經被聯合國發展為全球性的規範(GLOBALGAP),至今已有超過一百個國家採納。

圖2:在台灣大受歡迎的德國百靈油,主要成分也是藥用植物薄荷 (圖片來源:http...
圖2:在台灣大受歡迎的德國百靈油,主要成分也是藥用植物薄荷 (圖片來源:https://www.bio-diaet-berlin.de/en/sortiment/china-oel/)

至於台灣,雖然早就從1959年就開始投入藥用植物的栽培技術開發,但除了農產品通用的台灣農業種植規範(TGAP),尚未針對藥用植物設計符合國際標準的認證機制。即使如此,農委會在藥用植物栽培上的成就依然有目共睹。陳裕星舉例,早在1999年,台灣就已經從加拿大引進紫錐花試種,成功培育出新品種「紫錐花台中一號」;至於全球超過兩百個流通品種的薄荷,農委會也栽培出12種高精油產量的品種,與中研院合作分析與應用。

「亞洲國家對於紫錐花可能還不熟悉,但在歐美已經有了豐富的臨床使用經驗,每年相關產品的銷售額可以超過一億歐元!」陳裕星認為,雖然台灣可耕地面積狹小,但仍然有80公頃的規模,其中更有三分之一處於休耕,而且範圍遍佈高、低海拔,可以做為生產植物新藥原料的基地。「只要找尋適合的作物和生長區位,進行五到十年的栽培和採收規劃,這可以是項百年事業,」陳裕星說。

天然感冒藥 草本紫錐花

紫錐花紫錐菊)是歐美傳統的花草茶植物。古代印第安人已懂得利用紫錐花來治療蛇咬和其他外傷,以及牙痛和喉嚨痛等,一直被當地人視為守護族人的神聖花朵。在抗生素出現前,紫錐花是北美地區數百年來最受歡迎的藥用草本植物,主要用於對抗感染,尤其是紓緩流感的天然良藥。經過多年科研,科學家證實紫錐花的神奇療效,因此 …

陳文茜免疫功能失調 想要增強免疫力 支藝樺這樣做

知名主持人支藝樺透露,自己平時就會喝「檸檬綠茶」來提升免疫力,綠茶中的兒茶素具有明顯的抗氧化活性,可清除體內氧化自由基,檸檬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能幫助人體吸收兒茶素,讓吸收率提高到6倍以上!這季節不但可以美白肌膚,更能提升免疫力、預防感冒!

前兩天資深媒體人陳文茜在自己的臉書上發表文章,說自己的免疫系統攻擊神經系統,使她的左臉和右手猶如癱瘓中風,主要是因為她做了化療手術後,免疫系統與癌細胞作戰,攻擊了癌細胞的同時,也發生調節失控,轉而攻擊神經系統。

免疫系統對抗細菌、病毒的力量即為「免疫力」,想要免疫系統內的細胞正常運作,需要食物提供營養,包括維生素、礦物質、脂肪和蛋白質。其中維生素C的營養尤為重要,維生素C的抗氧化功能能幫助我們身體清除有害的「過氧化物」及「自由基」,避免細胞被破壞;平時多補充維生素C,可抗菌、提升免疫力。

支藝樺的防感冒好茶─檸檬綠茶:

1.在熱水中加入茶葉,水不能太燙,避免破壞茶葉的營養物質,另外檸檬的維生素C也容易被熱水破壞,因此水溫不宜超過70℃

2.檸檬榨成汁,加在自己泡的綠茶中,或將檸檬切片,直接放進綠茶中

3.注意不要加糖,避免影響功效,也可避免發胖

免疫力強,罹癌機率就低!教授教你警覺免疫力變弱信號

讀者Carl 2019-4-23在金針菇抗癌?回應:

林教授您好!
請問現今有任何癌症研究是可以降低復發率或轉移機會嗎?常聽說對於罹癌患者增強免疫力很重要,因此攝取菇類、或宣稱靈芝有用的人很多,但我的疑問是,癌症之所以會發生不是因為免疫系統無法正常辨識或清除癌細胞的原因? 那增強免疫力抗癌的理論還成立嗎? 謝謝!

有關如何降低癌復發或轉移的研究是非常多。但是,這類研究可能跟Carl所想像的,有很大的出入。請看我發表的免疫療法,有假也有真。再來,的確是有一大堆產品,包括什麼菇類、藻類、等等,宣稱可以增強免疫力。但是,就如Carl所擔心的,增強免疫力,不一定就是件好事。

免疫系統對於癌細胞的轉移,的確是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這個角色既可以是救主,也可以是幫兇(請看The immune system in cancer metastasis: friend or foe?)。所以,吃了那些所謂的增強免疫力的東西,說不定會加速癌細胞轉移。

您也一定聽過「自體免疫」吧。免疫系統還會攻擊自身的器官呢(胰臟、小腸、神經…)。所以,免疫系統的正不正常可能是比強或弱,來得更重要。事實上,所謂的「免疫力」,就只是一個概念。我們知道它的存在,但卻沒有任何方法可以測量它的強弱。當一個人很少生病,我們就說他的免疫力很強,當一個人常常生病,我們就說他的免疫力很弱。就是如此而已。

無法測量的免疫功能,如何增強免疫?下一頁看教授怎麼說

上稿

檢視相片

上稿

我們有各種方法可以測量心功能,肺功能,肝功能,腎功能,但是就是沒有任何方法可以測量免疫功能。不信的話,請問您有聽過某某人的「免疫力」是60、70、80嗎?而也就因為「免疫力」聽起來是如此冠冕堂皇,但實際上是如此籠統模糊,所以不肖業者就可以利用它來推銷一大堆聽起來冠冕堂皇,但實際上卻是毫無用處的「增強免疫力」的產品。

那,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常聽到的,說要做這個做那個來增強免疫力,到底又是啥意思?其實,說穿了,「免疫力」就是「健康」。身體健康,免疫力就強,身體不健康,免疫力就弱。我們有很多方法來測量身體健程度,包括脂肪指數,心指數,肺指數,肝指數,腎指數,血糖,血壓,血脂,等等等。如果你這些指數都正常,你的免疫力就很強,如果你這些指數都不及格,你的免疫力就很弱。

免疫力強,得癌的機率就低,免疫力弱,得癌的機率就高。所以,Carl所問的「增強免疫力抗癌的理論還成立嗎」,答案是肯定的,只不過這跟吃這個補那個,是毫不相干的。

請看我之前發表的改善免疫系統?以及飲食能改善免疫系統嗎。

參考資料:


原文出處

作者簡介:科學的養生保健,版主林慶順,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院教授(現已退休),擁有40年醫學研究經驗,發表過近200篇研究論文,擔任逾60本世界知名醫學期刊的評審委員。以醫學研究的角度,發表基於科學證據的文章,致力於破解流竄於網路的養生保健迷思,幫助讀者避免被未經證實的資訊誤導,進而維護個人健康。

吃健康不生病!7種食物增強免疫力

免疫力不好,會容易引發出大大小小的病症。要怎麼提升免疫力呢?其實秘訣就藏在你身邊。透過正確飲食,用食物的營養來抵抗壞細胞,提升人體的免疫力,就可以幫助防病、防癌、抗老化喔!以下介紹7種可以提升免疫力的食物。

1. 檸檬
檸檬含有生物類黃酮,可幫助人體對抗病毒、抑制癌細胞發生作用、毒素與過敏物質。同時有豐富的維生素C,可以降低自由基造成的器官氧化壓力現象,進而降低罹患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最簡單的食用方法就是每天喝檸檬水,不過空腹喝檸檬水,容易使體內胃酸過多而得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因此可以蜂蜜加入檸檬水來使用。

2. 蘋果
蘋果含有維生素B6,它是維生素B群中健全免疫系統最重要的維生素,也是製造抗體及白血球的重要營養素。除此之外,蘋果含有大量的纖維,可以幫助減緩身體的發炎症狀。

3. 生薑
具有抗氧化、抗菌的作用,其中含有的β-胡蘿蔔素和辣椒素,能提升免疫力。而生薑含有的薑辣素,在溫度達攝氏80至100度時,會轉變成薑烯酚,它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身體代謝醣類和脂肪的速度。

4. 貝類
貝類富含「硒」,硒有保胸腺、維持淋巴細胞活性和促進抗體形成的作用,硒能刺激體內的免疫球蛋白及抗體的產生,從而有效的抵禦感冒、心血管疾病、胃腸道疾病、肝病與癌症等疾病的侵襲。

5. 優格
身體的新陳代謝、廢物排除都需要很好的腸道功能。優格含有益生菌,可以保持、改善腸道健康,防衛病菌入侵。另外乳酸菌也可以幫助排除體內的毒素,減少膽固醇量。

6. 大蒜
含有大蒜素,它可以提升免疫細胞活性,發揮抗菌、殺菌的功效。除此之外,還可以與自由基作用,減少自由基對細胞的傷害,進而達到抗發炎的效果。

7. 洋甘菊茶
洋甘菊中多樣的營養及黃酮類物質,具有抗氧化、抗發炎、鎮靜等作用,進而達到提升免疫力的功效。

4招讓你變天也不怕感冒

中央氣象局表示,目前在南海盤旋的第 12 號輕度颱風「楊柳」,因太平洋高壓減弱,使得外圍環流往上發展,也帶來了水氣。

因此,往後3天,台灣東部、恆春半島、澎湖、金門、馬祖都會出現局部地區大雷雨。其他地區則是晴朗多雲的天氣,不過西部地區,特別是山區,也需注意午後會有較大雨勢。 圖片來源:photo-ac 不只有楊柳帶來的影響,南海低壓帶也開始蠢蠢欲動了,若低壓持續增強,現在西北太平洋的高壓略往東退,是適合颱風發展的環境,因此有可能生成 13 號颱風「玲玲」,是否真的生成,未來一周是關鍵。

27 日中央氣象局發表了秋季天氣展望,預估9到 10 月有8~9個颱風生成,其中有1~2個會影響台灣,而秋颱容易與東北季風結合形成共伴效應,容易帶來大量降雨。 現在就要進入秋高氣爽的天氣了,在這種季節交替的時節,遇到下雨、溫度降下來時就得小心別感冒了。

 

季節交替防感冒4撇步

1.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與衛生習慣: 例如可以用冷水洗臉來增強個人的禦寒能力,並用熱水泡腳來使全身經脈通暢,促進血液循環,切忌熬夜或睡眠不足。此外,必須注意個人衛生習慣,平時勤洗手,保持手部衛生,並避免與它人共用餐具。而在早晚溫差大時要注意添加衣物,以免氣溫驟變而引發感冒

2.培養「三五七」原則的運動習慣: 掌握「三、五、七」的原則來進行定期定量的運動,以提升免疫力。「三」是指每天步行3千米,時間 30 分鐘以上。「五」是指每周至少有5次的運動時間。「七」是指適度進行中度運動,即運動到年齡加心率等於 170 左右最恰當。運動不可過度,以免造成不良影響或意外。

3.採取以植物為主的飲食模式: 因為動物性蛋白是偏酸性,會使免疫力降低,容易讓病毒籍機入侵,而以植物為主(素食)的飲食模式,除了可以維持身體的弱鹼性外,植物類食品內所含的各種植化素,不但可以使精神抖擻,也可以減少生病機率,即使是生病也較易恢復。 因為呼吸道的黏膜組織較多,在日常生活中可多補充維生素A、C、E,幫助肺部組織與黏膜組織自我修復,同時強化細胞對病菌的抵抗力、增強免疫力。營養師建議可多多食用包括豆腐、豆漿、冬瓜、山藥、白蘿蔔、白花椰菜、高麗菜、白木耳、杏鮑菇、茭白筍、水梨與柚子等「白色蔬果」。

4.維持健康與正面平衡的心理狀態: 感冒發生也常與精神心理因素關係密切,因而做到心理平衡,是預防感冒的一種最好的養生方法,關鍵是要正確對待自己,正確對待他人,正確對待社會。助人為樂,知足常樂,自得其樂。

文/陳亦云、胡昀芸

本文來自:https://lifestyle.heho.com.tw/archives/43561
Copyright © Heho生活 https://cancer.heho.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