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養肝顧脾胃,增強抵抗力

三月,天氣逐漸回暖,春天的腳步翩然而至,萬物從沉睡的冬寒甦醒,新生的能量像從土裡探出的嬌嫩幼苗,蠢蠢欲動。細菌病毒也漸趨活躍,搭配不按牌理出牌、忽冷忽熱的怪異天氣,實在考驗人的抗病能力

春天,風邪最多

以中醫來說,天氣不穩定導致傳染病增加,正是拜「風」邪之賜。風邪四季都有,但以春天居多,風會引領其他病邪如濕、寒、熱等入侵,引發感冒、頭痛及關節發炎。 而且,春天雨水多、濕氣重,會影響脾胃運化能力,造成消化不良、氣血不足,腦部缺氧昏沉、精神不濟、嗜睡。俗話說「春寒雨若泉,冬寒雨四散。」春天的驟雨來得又急又快,就像泉水當頭淋下,濕冷程度更勝冬天,不小心就受涼感冒。 春天,也是疾病反撲的季節。《內經》提到,「冬不藏精,春必病溫。」精,泛指構成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意思是說冬天不注意保暖、疾病未治癒或是過度勞累、熬夜耗損體力,當令的邪氣就會潛伏體內,鬱積到隔年春天,所有病癥齊爆發。 中醫師田安然曾歷經「春溫(溫熱病邪引起的急性熱病)」,發生嚴重肺炎,高燒整整一星期不退,差點丟掉性命。他感嘆,之前因為教學、寫論文經常開夜車熬夜,睡眠、飲食都很不正常,一到春天,馬上被疾病反撲。

養肝,先顧脾胃

春季主生發之氣,體內肝膽經脈旺盛,此時養肝有助增強免疫力,讓身體一整年維持在最佳狀態。 中醫的「肝」包含了肝臟及內分泌系統,包括情緒、精神及神經系統,主要負責藏血、疏泄,類似儲存身體養分以及調節新陳代謝的功能。 調養肝功能,首重脾胃強健,並可兼顧去除春天令人煩悶的濕氣。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脾胃類同腸胃消化系統,是吸收儲存水分的地方,腸胃消化功能正常,吃進體內的水穀經由腸胃的消化吸收,成為抵禦外敵的能量,肝也得到滋養。 平時喝點四神湯可以調整腸胃機能,四神中的茯苓、蓮子、芡實、山藥具有健脾效果,幫助消化又能預防感冒,小孩食欲不振時也可以用來開胃、補充營養,因此成為多數中醫師日常必備的護胃方。

(圖片提供:跟著天氣養生

讓肝臟快樂的穴位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婦科主任廖麗蘭說,春天保肝可多刺激太衝、膻中、內關穴,保持氣血通暢。此外,可拍打身體側面及腋下的膽經,有助於疏肝理氣。 太衝穴:可疏肝理氣,解除壓力,清除肝火,調節女性生理期不順問題。 膻中穴:可抒發情緒,解除鬱悶。 內關穴:平緩心悸、失眠、緊張,還能緩解脹氣。

更多內容,請見《跟著天氣養生